最新消息
兩電財政報告民意調查
Tuesday, August 02, 2005

經濟發展及勞工局於上周向立法會提交財政文件顯示,政府已批准兩間電力公司今年至08年的 財政計畫,中電及港燈的總資本支出分別高達240億元及120億元,用作擴建及翻新發電廠、安裝較環保的設施,包括脫硫裝置及風力發電機組。由於准許利潤 與資產淨值掛鉤,每年龐大的投資額揭示了電費的加價壓力正不斷增加。

 

但相對環保投資方面,兩電的建議卻乏善可陳。所以,我們希望藉民意調查了解市民對未來 電費加幅及空氣改善的意見及提出一系列建議。重點如下︰

 

民主黨共訪問了520人,發現有77.1%市民認為未來每年可能的電費加幅達3%並不合理。其次,65.6%市民反對只由消費者為兩電的環保設施「埋單」 的做法。62.9%市民要求政府採取更多措施逼中電減少用媒。因應目前兩電的改善措施及政府的態度,58.5%市民對空氣改善沒有信心;52.3%市民不 願意因加快興建減低空氣污染的設施而多付電費。(詳情請參閱附件)

 

結論

總體而言,民主黨認為兩電向立法會提交的文件,只列出未來數年投資總數,但沒有列出個別投資細項,並不全面,令市民及議員無法監察每項投資的必要性。

 

因此,李華明議員已於7月25日致函經濟發展及勞工局要求披露更詳細的數據。(提問及回答詳見後頁) 另一方面,兩電暗示未來有可能每年加價幅度達3%,大多數市民持反對意見。雖然兩家電力公司去年盈利合共近150億元,但港燈仍然在05年將電費調高約 6.5%;中電雖繼續凍結電費,卻取消回贈。在豐厚盈利下,兩電卻不斷藉增加資產來提高電費,公眾實難以接受,營商成本也因而增加。 對於兩電將環保改善設施作為新增資產,一方面股東無需為此作出任何支出,另一方面兩電又可藉新增資產來增加利潤,最終市民要「雙重支付」。這完全是一種沒 有企業良心的表現。我們建議政府改變兩間電力公司的利潤管制計劃協議,各項投資應該有所區分,不應該全部投資也可作為新增資產,避免由兩電請客、市民付 鈔。

 

在環保方面,香港的空氣污染問題嚴重,不但已影響香港人健康,更令旅客感到困擾,直接影響作為旅遊業的發展。在財政報告中,中電表示使用天然氣及燃煤機組 發電量各佔約三成,但因天然氣供應不穩及減少,需要「開倒車」增加燃煤比例。調查中63% 市民贊成政府應該迫使中電減少用煤發電,減低污染。地球之友批評兩間電力公司是本港最大的污染物排放者,近年更用多了嚴重污染空氣的「劣質煤」。

 

這導致中 電去年燃煤含硫量平均高達0.46%,較前年的0.38%高出超逾兩成。 政府在青山發電廠續期的牌照中加入3種空氣污染物、包括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粒子的每年排放上限,要求該廠將空氣污染物的排放量收緊9.5%至18. 5 %不等。但現時發電廠排放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及懸浮粒子分別佔全港總排放量的92%、58%及46%。而提供中電四成發電量的青山發電廠,現時仍沒有安 裝脫硫裝置。上限的比例明顯與電廠實際的排放量仍然存在很大的距離,是否能改善香港的空氣質素,實在叫人懷疑。

 

我們認為政府應該將上限定得更高,希望在 2010年前,達到粵港兩地訂定的減少廢氣排放目標。假如電廠若未能達到排放標準,環保署應給予懲罰性措施。 另一方面,財政報告中兩電均沒有提出減排懸浮粒子的建議。香港時常出現混濁不明的天氣、能見度低的成因是懸浮粒子積聚引起。香港天文台表示去年每6日便出 現1日低能見度現象,情況是37年來最差,而且有惡化趨勢。政府應該督促兩電提供減排懸浮粒子的建議,紓緩香港被污霧籠罩的情況。

 

除此之外,分別高達59%成市民對未來改善空氣沒有信心,以及52%市民不願意為加快興建減低空氣污染的設施而多付電費。我們相信數據的背後原因,出於政 府及兩電不曾提出一套完備的環保供電建議,因此市民對改善空氣的前景沒有信心,亦因而不願意為此而作出更多承擔。我們建議政府、兩電、學者及綠色團體等籌 辦「環保供電會議」,共同商議一套各方可接受的「綠色發電」方案及制定長遠目標,方能夠挽回公眾的信心。

 

公共事業政策發言人及立法會議員 李華明

荃灣區 區議員 鄺國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