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民主黨就香港長遠減碳策略的意見書
Thursday, September 19, 2019

氣候變化已成不爭的事實,它對香港以至世界各地的天氣及生態的影響大家有目共睹。為了我們的下一代,我們大家都有責任做好自己的本分,不能再以事不關己及方便為由,繼續我們不可持續的生活習慣。而政府作為政策制定者,推出對症下藥的政策影響會更為深遠,所以民主黨認為,當局必須更進取地推行各種減碳措施,以達到《巴黎協定》的長遠目標。民主黨希望,當局制定香港長遠減碳策略時,會慎重考慮這份意見書列出的意見。意見書將民主黨的意見歸納為四大範疇,寄望當局能摒棄舊思維,推出有力大大減低每人碳足印的政策及措施。

 

(一)推出全民參與的政策

 

民主黨相信,若要成功地大幅度降低香港每人的碳足印,正確的政策及全民參與不可缺少。而為了鼓勵普羅大眾反省自身的生活習慣是否可持續,從而改變日常習慣,民眾必須能切身感受到改變習慣後的好處。

 

以上網電價為例,政府現時透過高價購買市民太陽能板的電力,為大眾提供誘因投放金錢在其物業上裝置太陽能板。民主黨認同現時政府提出的收購價錢吸引,但裝置的成本始終較高。礙於香港,尤其在市區,可供裝置太陽能板的地方有限,民主黨認為,當局為非牟利機構及學校提供資助安裝太陽能板的同時,亦應考慮為滿佈市區的住宅大廈業主立案法團提供低息貸款或資助,鼓勵他們在其大廈安裝太陽能板,進一步推動全民參與可再生能源發展。我們相信,此舉除能擴闊參與,受惠者亦會切身感受到可再生能源的好處(金錢上的回報,電費下降),思想上及行為上會因而作出改變。

 

除此以外,在節約能源方面,為了更有效地將節省電力及金錢的信息傳遞到全港用戶家中,民主黨認為,當局應鼓勵兩電為全港用戶安裝智能電錶時,提供更多有關客戶用電量的數據及資訊,包括家居的用電分佈、如轉用更具能源效益的電器所能節省的用電量等。有了清晰的數據及資訊後,用戶將能更有效地檢視現時用電量,驅使他們作出行為上的改變,然後切身地感受到改變後的好處(電費下降)。

 

當局的單車友善政策亦有相當大的進步空間。首要做的是將單車定為交通運輸工具及制訂單車友善政策。當局應考慮的具體措施包括:(i)於新海濱發展項目,增設交通運輸、消閒及運動兼容的單車徑;(ii)進一步放寬現時市民攜帶單車乘搭公共交通工具的限制;及 (iii) 鼓勵及扶助「共享單車」或「自助單車租借」行業的發展。當市民能看到使用單車出行的時候是如何方便快捷的時候,這自然會鼓勵更多人使用單車作為代步工具,減少碳排放。

 

(二)投放更多財政資源

 

民主黨認為,當局在減廢及減排方面的工作一直不肯投放足夠的財政資源,導致減碳進度一直未如理想。多年來,撇除大型基建項目如有機資源回收中心及污泥處理廠,當局投放於減廢及減排的重點工作項目,即社區回收中心/綠在區區、玻璃回收、家居廚餘、電動巴士試驗計劃,及為巴士加裝強化選擇性催化還原器的財政資源,加起來只有寥寥12億元。因此,既然當局說過,會在垃圾徵費實施的財政年度起進一步增加撥款至不少於8至10億元,用作加強減廢及回收工作,民主黨希望當局將資源用得其所,例如用於以下範疇:

 

  1. i) 解決廚餘 – 鑒於廚餘佔整體都市固體廢物量近4成,廚餘對香港的碳排放比例絕對不容忽視。可是,現時當局的廚餘策略選擇先跟工商業界收集廚餘,家居廚餘方面的工作還欠缺實質時間表。所以我們要求當局盡快在社區主導大規模的廚餘回收計劃,在屋苑收集廚餘並將之就地或送到廚餘廠或污水處理廠處理;

  2. ii) 完善電動交通工具的配套 – 為了令新能源汽車成為主流選擇,減少耗用燃油,減少碳排放,當局務必投放資源,增加公共充電站(建議充電站與電動車的比例以1:5為短期目標,預計涉及開支約3,500萬)、將電動私家車首次登記稅的寬免上限提高,及研究為電動車提供更多優惠,例如泊車優惠及電子道路收費折扣;

  3. iii) 科研 – 有見當局近年積極拓展香港的科學研究領域,我們希望當局能善用香港的科研人才研究解決香港現有的廢物問題。單以廚餘處理為例,已存有不同方法處理,大至廚餘廠小至廚餘機亦可運用不同技術及方式處置,化作電力或堆肥,故我們認為,當局應責成相關科研人才及團隊,研究最適合解決香港現有廢物問題的各種方法的可行性;及

  4. iv) 減塑 – 鑒於塑膠在提煉、生產及廢棄的過程中均製造不少碳排放,減少使用即棄塑膠已經成為很多國家的共識。基於種種原因(詳見下段),香港在禁用即棄塑膠產品的進度還停留於「研究」的階段,但在研究報告發表前,當局絕對應投放更多財政資源,更積極推動民間「走塑」,例如跟3大快餐店合作「外賣走塑」運動之餘,當局亦應推出類似的試驗計劃,資助中小型餐廳響應有關「減塑」的政策。

 

(三)須化除既得利益者的阻力及政府的官僚作風

 

受制於官僚的制度下,減碳少有地被其他政策部門放在政策目標的首位,令個別政策在減碳方面成效有限。以中環電子道路收費計劃為例,民主黨已多次反映過,計劃沒有環境局的參與令計劃只從舒緩交通擠塞方面出發,變相忽略了考慮可如何同時改善空氣污染質素及減碳,令計劃的考慮欠完整。民主黨建議,當局應考慮以汽車污染物排放量作為其中一項收費指標,才能同時利用計劃鼓勵大眾轉用排放量低的汽車。民主黨認為,日後推出的政策如跟環境有關,亦應讓環境局參與,才能確保政策在環境方面的考慮周全。

 

此外,在官僚的體制及思想下,政府因循守舊,往往都會找藉口摒棄推行較為大膽前衛但對環境有正面影響的政策措施,例如當局經常以安全為由不鼓勵市民多以單車在市區代步,及改變現時對電動單車的規管。同樣地,「共享單車」行業剛興起並開始為社區帶來各種問題的時候,政府亦只以舊有的政策處理,遲遲沒有改變固有思維方式去支援及監管行業,以致不少共享單車公司經營困難,而公司結業最終受影響的是願意以零碳方式代步的市民。

 

另外,既得利益者亦是政府施政的一大阻力。政府不時給大眾的觀感就是向「商界跪低」,基於害怕商界的反對,一直未能推行一些會對環境作出正面影響的政策措施,如立法管制光污染、即棄塑膠餐具及飲管、為不同物料引入生產者責任制、設定開始停售燃油車的目標年份等。所以若政府真的有決心減碳,不能再以擔心商界反對為由繼續蹉跎歲月,應立即加快步伐,決斷地制定及執行減碳策略的措施。

 

(四)促進本地末端處理產業的發展

 

由於鼓勵大眾回收是制定長遠減碳策略重要的一環,當局有責任同時確保回收物料有出路,否則將可回收物料埋在堆填區只會浪費香港珍貴的土地資源,所涉及的成本亦只會由政府及納稅人「埋單」。出口的話,本地回收物料的數量及質量必須達到一定的水平及價格,才能令其他國家或地區有足夠誘因購入香港的回收物料/製成品。

 

鑒於香港的回收廢料九成均出口至內地,本港的回收價格及回收率均隨著內地的政策而升降,為本港的回收業增添不少不穩定的因素。因此,民主黨希望當局會考慮跟內地商討讓香港的回收業界較容易獲發批文,避免本港回收價因而暴跌,嚴重影響回收誘因及回收業的生計。同時,當局應為各種可回收物料盡快落實生產者責任制,規定生產者須為其產品負責回收,否則需支付收集及循環再造或處置的費用,而費用亦可用於向循環再造商補貼。

 

此外,為了確保本港的回收製成品有足夠及穩定的市場,當局應更積極鼓勵公共採購再造產品,及研究為回收出口市場設統營制度,協助本地回收商把回收品、半製成品、製成品營銷至其他內地以外的市場,如東南亞國家等。同時,為了避免香港的回收業過於依賴出口,當局亦應鼓勵回收工業(將回收物料加工並製成產品再賣出/出口)在香港發展,提供土地、稅務優惠及其他信貸支援,以及在整體棕地的規劃上為中小型廠家預留土地,促進回收工業的發展。

 

結語

最後,鑒於目前香港約三分之二的碳排放來自發電,潔淨能源對香港的長遠減碳策略尤其重要。撰寫此份意見書時,坊間對諮詢文件中,問及是否支持透過更緊密的區域合作增加燃料組合中零碳能源的比例時,均持有不同意見。諮詢文件提及,如要在2030及2050年達致更高的減碳目標,無可避免需要進一步加強區域合作來增加零碳能源比例,惟諮詢文件未有交代區域合作帶來的經濟及成本效益。例如,文件未有交代加強區域合作會否令到電價大幅上升,電價上升帶來的碳排放減幅又是否合乎成本效益。

 

民主黨質疑諮詢文件的字眼已否定了區域合作以外的任何選擇。故此,民主黨要求當局必須就不同減排選擇提供更多資料,讓市民知悉及表達意見,包括禁止新燃油車註冊對減排目標的影響,以及香港加強可再生能源對減排及電價的影響,及預計涉及的開支詳情。

 

民主黨亦希望當局能透過跟兩電簽署的利潤管制協議,給予兩電更大責任,推動本地的可再生能源發展及於科研領域投放資源,例如在協議內要求兩電為可再生能源佔發電比率定下目標,及/或須投放一定資源研究可再生能源的應用及科技。

 

 

民主黨

2019年9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