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民主黨國事小組問卷調查 六四事件十八週年(系列之一) – 市民歷史評價
Saturday, May 26, 2007

(一)引言 一九八九年四月至六月期間,中國發生了一場浩浩蕩蕩、震撼人心的學生運動。這場運動,對國家的民主和人權發展影響極為深遠,是中國近代最具劃時代意義的歷史事件之一。六四事件始於中國學生自發悼念中國共產黨前總書記胡耀邦,後來發展成為一場學生反對「官倒」,反對腐敗,爭取民主、自由的遊行及示威運動。運動迅速蔓延全國,不少市民亦加入示威行列。學生要求與國家領導人對話,但在交涉中未能達成共識和政治妥協,最後以政府召集軍隊鎮壓清場告終。 六四事件至今已經十八年。然而,歷史仍然未為事件作出定性或定調。在兩岸三地,不少歷史書和政治人物也因為「政治敏感」而對事件避而不談,甚至莽下定論。八九年後出生的新一代,無從得知這片沒落了的歷史。六四事件的真相,似乎距離我們越來越遠。 究竟六四事件是被挑撥的「動亂」還是偉大的「民主運動」?有多少市民傷亡?對於這些問題,我們深信公道自在人心。就此,國事小組於二零零七年五月十七日至二十二日期間,以語音調查的方式成功訪問了637名市民,邀請他們對六四事件作出歷史評價。

 

(二)調查方法 調查以語音系統主動打出電話方式進行,在致電被訪者及讀出問題錄音後,讓被訪者以按鍵作出回應。 2.1 樣本 電腦隨機選出電話字頭後,再由電腦隨機製造剩餘號碼,在接聽後不作第二層隨機抽樣。 2.2 問卷設計 調查所用的問卷由民主黨國事小組設計,除了有關年齡的題目外,問卷共有七條問題。

 

(三)調查結果 3.1 市民定性六四事件為「中國當局以武力鎮壓學生民主愛國運動」 調查發現,有五成三 (53.2%) 的被訪者認為六四事件中的學生運動是一場民主愛國運動。相反,認為學生運動不是一場民主愛國運動的人數不足兩成 (17.8%)。調查亦發現,近六成半 (64.7%) 的被訪者認為中國當局處理六四學生運動的手法是武力鎮壓。持相反看法的被訪者只有不足兩成 (18.5%)。 國事小組認為,調查顯示香港市民內心對六四事件有清晰而明確的定性,認為六四事件是「中國當局以武力鎮壓學生民主愛國運動」。國事小組認為,市民多年來在沒有歷史的定調下,仍堅信六四學生運動是被武力鎮壓的民主愛國運動,證明了市民立場沒有因時間而改變。國事小組認同市民的看法,並呼籲中國政府應改變對該事件定為「動亂」或「政治風波」的立場,確認1989年的學生運動是一個民主愛國運動。對於近日社會有聲音要求特區政府就歷史教材為六四事件定調,國事小組認為是一個危險的做法。在有關六四的資料在中國還是一個禁忌、不能公開的環境下,官方的定調只會是「由當權者詮釋事件」,缺乏公道,可能會歪曲歷史真相。

 

3.2 市民平反六四意志堅定 對於應否堅持平反六四這問題,超過八成三 (83.5%) 的受訪者分別表示「非常應該」、「幾應該」和「普通」,而僅有大約一成 (11.4%) 的受訪者表示「不太應該」或「非常不應該」平反六四。調查亦發現,七成七 (77.4%) 被訪者認為香港的政黨「非常有責任」、「幾有責任」和「一般有責任」爭取平反六四。認為「不太有責任」及「完全無責任」的只有一成六 (16.2%)。 國事小組認為,調查結果清楚反映人心背向,市民堅持平反六四的意志非常堅定。對於六四事件發生十八年來,社會上不少人均因為懼怕政治敏感,甘於埋沒良知,不願意公開討論他們所知道的六四事實,更甚至將扭曲歷史,就此,國事小組深感遺憾。 國事小組謹此呼籲市民:毋忘六四事件,繼續堅持平反八九民運,共同建立中國民主憲政。

 

3.3 歷史教材應提述「武力鎮壓」及「傷亡情況」 調查發現,六成七 (67.9%) 被訪者對現時的中學歷史書對六四事件不提述「武力鎮壓」及「傷亡情況」,表示「非常不恰當」、「不太恰當」和「一般恰當」,而僅有兩成一 (21.5%) 被訪者表示「恰當」和「非常恰當」。 國事小組認為,調查結果反映不少市民覺得現時的中學歷史教材提述六四事件時,應該同時提述軍隊對學生及市民的武力鎮壓和傷亡情況,以反映全面的史實。我們認為,調查結果反映不少市民希望下一代能夠從歷史教材中學到真正的史實,不被任何政治因素影響。 我們堅持,歷史教材對下一代傳授知識,任重道遠,所以必須如實描述全面而真確的歷史,不能被任何因素左右。考慮政治或經濟因素而選擇描述部分史實,是不付責任的表現,該受嚴厲譴責。不完整的事實,往往就是謊言的包裝。 國事小組呼籲歷史教材出版商尊重歷史,在教材中就六四事件的描述,加入軍隊對學生及市民的武力鎮壓和傷亡情況,以反映全面而真確的歷史。

 

國事小組召集人、中央常務委員會委員 林子健

國事小組副召集人 許智峯

國事小組成員 周偉東

六四事件十八週年-市民歷史評價問卷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