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開徵容易取消難的銷售稅
Friday, July 21, 2006

社會正討論政府的銷售稅諮詢文件的細節,例如對基層是否公平、是否累退、必需品是否豁免、誰多納了稅等等,但這樣便跌入了政府的陷阱:政府正想社會討論什麼可以接受,但卻不討論為什麼要有銷售稅。筆者孤陋寡聞,沒聽說過哪個國家在開徵銷售稅後曾取消,望讀者指教。

 

不過,加拿大的進步保守黨,九十年代初明知社會對銷售稅反應強烈仍強行立法引入,結果不單被選民趕下台,整個黨其後更解散了。可是,上台的自由黨雖以取消銷售稅為政綱而上台,但卻沒有實現承諾。開徵銷售稅雖然有難度,但較諸要取消這種稅,卻是十分容易。 不過,顯而易見的,是銷售稅對政府而言,有如伊甸園的蘋果,是極大的誘惑。每當政府要錢去建立其「宏圖」,希望增加收入,又或是面對財赤時,銷售稅便是一個最容易的解決辦法。但即使是小市民,若錢來得太容易,用錢都不免沒有那麼謹慎。

 

政府都是由人組成,而且公帑都不是自己的財產,太容易增加收入的政府,更不會檢視公帑是否用得合適。 政府指,香港「稅基狹窄」要引入銷售稅,但香港政府的開支也少。在法國和德國,學生上大學免學費、在其他歐洲國家,市民有退休金、福利也較香港為佳。新加坡八成人居於政府資助的房屋,政府對國民「事事照顧」,但在香港,所謂「福利」,只能算是「安全網」,與其他國家的福利不可同日而語。況且,由曾蔭權到唐英年,都聲稱要維持「小政府」。

 

既然是「小政府」,有什麼需要有銷售稅這支大政府才需要的「大水喉」? 再者,雖然諮詢文件說開徵銷售稅是「收入中立」,但讀者要切記,即使政府開這張支票能兌現,但政府的保證期只有五年,至於其後大增銷售稅稅率,以至政府收入大增、市民叫苦連天,則不在保證之列。況且,一旦開徵銷售稅,貨品服務價格每年跟隨通脹上升,政府從銷售稅所得的收入,焉有不增的道理? 其實,經濟學家中,無論較悲天憫人的左派,或是較市場導向的右派,都反對銷售稅。

 

左派經濟學家認為累退的銷售稅,加劇貧富懸殊,違反稅收的財富再分配的功用;右派經濟學家,則認為銷售稅令政府太容易增加收入,容易令政府膨漲,事事干預市場運作。 簡單來說,以現時的經濟情況,政府根本毋須開徵新稅增加收入。雖然政府說銷售稅不是為增加收入,但若非要增加收入,為何政府大費週章,令稅制變得複雜,令香港連最基礎的優勢也押上去?

 

同刊於2006年7月21日文匯報

作者: 單仲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