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令人沮喪的《都市固體廢物管理政策大綱》
Saturday, September 30, 2006

沙田循道衛理中學中七同學戴樂茵,暑假時進行有關香港實行家居固體廢物分類棄置的專題研究,來電邮提出以下四個問題:(1) 政府早前發表的《都市固體廢物管理政策大綱》(下稱大綱)能有效倡導市民循環再造,減少棄置廢物嗎? (2) 要成功將家居廢物分類棄置應用於每個家庭之中,政府所實行的有關政策重要些,還是市民的接受程度重要些?有沒有其他因素會決定其成敗?(3) 就現在香港的現況來看,香港還缺乏甚麼因素,導致香港家居固體廢物分類棄置還未普及化?(4) 比較台灣家居固體廢物分類棄置的成功,香港有甚麼可以效法?他們是否有甚麼成功條件,是香港所缺乏的?這些問題都重要,筆者現在試行回答。

 

大家應先看看大綱的內容和一些現况。大綱指出,堆填區將在6至10年內(即將在2012至2016)填滿,於是訂下三指標:

 

(1) 每年減少固體廢物生產量1%至2014;

(2) 在2009年和2014年,把都市廢物回收率由現在的40%提高至45%和50%;

(3)在2014年或以前,把棄置於堆填區的固體廢物總量減少至25%以下。大綱並指出, 在2004年全年的570萬公噸都市固體廢物,約40%回收,60%棄於堆填區;香港人每天生產了2.25公斤,即共15,480公噸都市固體廢物。大綱又指出,每年本港人口只有0.9%增長,但廢物生產量有3%增長,廢物中25%為廚餘,但堆肥在港應用價值低。

 

另港人在2004年每天棄於堆填區的1.35公斤垃圾,74%為家居廢物,家居廢物回收率僅為14%,遠比工商業廢物的65%回收率低。 大綱建議以用者自付原則,訂定生產者責任制,07至09年立法規管膠袋及包裝物料、車胎、電子產品、電池。至於期望巳久的回收園,將在年底落成。而實施中的源頭回收計劃,希望將家居廢物回收率提升至07年20%和2012的26%,參與的屋苑更希望可由現在180個遞升至1,360個至2010年佔人口八成。

 

大綱更建議以焚化來處理每天6000多公噸的不可回收物料,似有事在必行之勢。 十年前的「減少廢物計劃」以98年30%總固體廢物回收率開始,定下目標是07年達58%。但04年的回收率只是40%,這計劃可算是失敗了。很多大城市的街角均有回收桶,但香港要到處找才有。現時全港28,000三色回收桶,只分佈在9,300個公眾地點,但大綱沒指出如何改進。

 

而家居回收,更是老調重彈,幾年前辦了乾濕回收計劃,以失敗告終,家居廢物回收率由以往8%僅升至近年14%。大綱能有效倡導市民循環再造,減少棄置廢物嗎?沒有設施配套,沒有家居廢物收費配合,肯定不會。食環署和環保署,與其他政府部門,各自為政,局方上情未能下達,亦是失敗的其中一個原因。回收園今年底落成,08-09年才可見成效,但回收園更只為利用再造原料生產出增值產品而設,對回收業沒有任何支援,回收率又如何能提高? 若要成功將家居廢物分類棄置應用於每個家庭之中,政府所實行的有關政策重要些,還是市民的接受程度重要些?有團體作民意調查顯示七成市民支持環保回收,但只三成人参與實際回收,皆因政府設施不足和政策不周詳。

 

市民的接受程度,其實不差。有沒有其他因素會決定其成敗?唯有立法和收費,才能推動分類棄置。包裝法、家居廢物收費均重要。香港政府欠缺部門協作和決心,導致香港家居固體廢物分類棄置還未普及。例如生產者責任制,立法會早有預備,但政府又不推出法案,現在再三諮詢,07-09才再推生產者責任計劃,但什麼計劃又沒言明,令人沮喪。

 

台北有家居隨袋收費的方案,市民只可用指定收費垃圾袋,盛載家中不可循環再用的垃圾。自2000年實施以來,廢物量減少了五成多,家居回收率由10%增至36%,成效十分顯著,連新建成的焚化爐亦沒有啟動,煙囱已改為於旋轉餐廳了。加拿大安省成立回收局,專責家居回收和循環再造,效果不錯。這些成功例子香港均可效法,而香港所缺乏的是有效率的政府和了解民意的高官。

 

作者: 陳竟明